青年大学习 | 国无德不兴
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晚上7点,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干事、新网相关代表以及2018级团支书在B2五室一站二楼党团活动室开展了第二次“青年大学习”集体观影研讨会的活动。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我院团委副书记蔡安颐,与大家继续学习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用典》,共同领悟其中的精神。本次由组织部部长韦洪恩主持。
首先由主持人致开场白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核心价值观,其实就是一种‘德’,‘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’。”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,就是要讨论‘德’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关系。

全体成员起立奏唱团歌,随后集体观看影片《平语近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用典》的第三集《国无德不兴》。在视频中,通过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与中南大学杨雨教授为大家的讲解,我们知道了立德,要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。
第一,为什么立德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交流时提到“国有四维,礼义廉耻。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这一古语。治国有“礼义廉耻”四大纲纪,这是古时的价值观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,我们现在应该积极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建设好国家、社会,培养好人才。
第二,立什么样的德。古人言:“大学之道,在礼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清华大学校训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里也有“德”,道德修养作为约束社会共同体的一项准则,我们要“明大德,守公德,平私德”。
第三,怎样立德。在《礼记·大学》中,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提炼了这么一段话:“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,修身,齐家,治国平天下”,这段话分别从个人、社会及国家阐述怎样立德。每个人要从修德开始,身处伟大的新时代,勤学、明辨、笃实缺一不可。

观看影片之后,各小组成员通过“德”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展开积极讨论,并抽取小组成员代表发表感想。被选举的学生代表表示:“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重在坚持,尤其是我们学生干部,我们不仅仅要知道什么是德,也要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,践行党的宗旨,全心全意为人民,为同学服务。”
最后,由主持人致结束语:“在我们身边,做事情很多人都是知道这是任务、这是形式,不理解“德”的意思,只是会上一套,会后一套,表里不一,有的甚至是无“礼”不办事,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干部,我们要做到德才兼备。我们要认真理解“德”字的含义,确实修好身,认真遵守职业道德,做到按章办事,牢记规定,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的问题,真正做到公私分明;牢记规章制度,按章办事,为学生服务。

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,我们学生干部都要保持本分本色,凡事以身作则、以上率下,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,认真开展日常工作,切实发挥好传、帮、带的作用。才能把工作做好。心中有“德”,工作、生活不忘“德”字,以“德”办事。切实把“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”的标准贯穿始终。
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